前段时间,与几位老朋友麻将过后闲聊,有探讨些问题,记忆中大致是涉及工作、价值观这块儿的内容;或许其中某种劝诫,引得对方不悦,致使探讨就被变成了争论、乃至争吵。考虑到性别差异,未有直接无袖而去;毕竟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,自是闷闷不乐而归。
在回到住所后,接到对方的道歉:“省略几句中文寒暄,I`am sorry,别放心上哈?再省略几句中文阐述说明。“;在一番说明后,我有提到个人感受说:“英文版,听着也别扭,或有搪塞的成分“;对方表示,对这个 sorry
的看法,不太能接受;于是我也以“I`am sorry,BalaBala....“,结束了这场小闹剧。
为什么 sorry 比对不起更容易说出口?同样的,还有生气时所讲的 Fuk,感谢别人时所说的 thanks or Tks or 3Q,这些舶来语言,更容易脱口而出?结论是:说外语,可以较少的引起情绪反应。据悉中波士顿大学,有做过如下实验:
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院和伊斯坦布尔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,发现禁语(Taboo words)(就是一些不好的污言秽语)和谴责在母语中会引发比在第二语言中更强烈的自主的反应。
研究对象是32名土耳其语为母语,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土耳其人,他们都生活在波士顿地区。其中15名是是男性,17名是女性。他们全部都是12岁之后才学习的英语。
研究者在研究对象身上接入电极,同时在电脑上输入文字(视觉语言)或者用扬声器播放一些词句(听觉语言),来监测研究对象的皮肤电反应,通过皮肤电反应的强度来衡量研究对象对于这个词的敏感程度。词句分为5种,中性词、褒义词、贬义词、禁语和谴责的词句。
实验结果发现,禁语和谴责的词句在母语中会引起更加强烈的心理反应,谴责的词句造成的这种差距最大。这可能是因为,人们都是在童年时期,也就是说在讲母语的环境下学会情绪反应的。他们是在12岁之后才接触到第二语言,所以并不像母语那样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。
所以当一个人要讲述不太容易开口的事情(羞耻、悲伤等)时,如果使用第二语言,就会减少自己的情绪唤起,从而更理性地谈论它。
在语言上,不同人之间,对其意思的的感知,本就存在差别;而由这个实验,可以得出,不同场合,讲母语,与讲「第二语言」,给人的感受,更是存在颇大的反差;另外,言语或文字中,突然穿插些其他语言,这并不是礼貌的表现。由此可见,真要是跟人道歉,还是建议用「母语」来体现您的真诚。除非您本来就不打算「真诚」,也就不必在意对方是否能感受到您的真诚。当然,于亲近之人或好友,生气时必须的言语宣泄,此种场景采用外语,或许更恰当些。
很多时候,爱或者不爱,这并不重要;重要的是,你是否让对方感受到「爱」。表现真诚,亦是如此。